作者: 来源: 发表时间: 2024-12-11 09:13
《菜肉馄饨》在复中市集开机。
■书写老年人的作品往往容易把他们塑造得很悲凉,其实很多老年人活得很快乐,这一代老年人遇到了改革开放,迎来了一个好时代。我们希望拍出这种真实的时代气息。让年轻观众既能在里面看到自己,也能看到他们的父辈,和他们希望看到的和谐有趣的亲子关系
“过!”复中市集的角落里,导演吴天戈举起对讲机,对着监视器里的演员周野芒说。昨天,沪语新片《菜肉馄饨》在这个位于市中心的热闹菜场里悄然开机。这部上海原创、上海出品、上海班底的影片改编自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编导金莹写的同名小说,是一部讲述上海市井生活的生活流喜剧。
影片全程使用沪语台词,包括周野芒、潘虹、茅善玉、王琳、陈国庆、徐祥、高博文等在内的演员全是上海人,希望能挖掘本土市场潜力。出品人、制片人顾晓东表示,此前《繁花》《爱情神话》等作品的成功给了他们很大激励。“《菜肉馄饨》主要在黄浦区的‘老卢湾’区域取景。我们还有好几个相同题材的优秀剧本,希望能形成IP(知识产权)系列,可以一个一个地拍下去,开拓沪语生活片的新类型。”
假摊主给真顾客服务
昨天7时半不到,“馄饨”下锅。周野芒饰演的老汪照常骑着自行车,去离家最近的菜场买肉、菜和馄饨皮,他要包一顿菜肉馄饨,招待一位重要客人。这一天要拍完老汪所有的“买菜戏”,涉及6个摊位的8场戏从早上8时开拍,预计下午5时收工。菜场腾挪出二楼的办公室用作演员化妆间,周野芒一大早就过来化妆。他穿着牛仔裤、羊毛衫、棉马甲,如果不仔细观察,很难注意到这位“上海爷叔”。第一个镜头一条过,工作人员拍手感叹,“牛啊,一枪头过了!”让周野芒觉得更“牛”的是旁边一位淡定买馄饨皮的老阿姨,“她都90多岁了,还一个人出来买菜”。
菜场是一个充满生活感的地方。剧组拍摄时不封场,不影响其他摊贩做生意。“市中心拍摄一天成本很高,但更重要的不是成本,而是可能会打扰到周边居民的生活。”顾晓东说。
在馄饨皮店拍摄时,两位售货员打扮的演员已经完成“偷梁换柱”,一位穿紫色外套的老阿姨前来买馄饨皮,浑然不觉。“客人完全没发现为她服务的是演员。”顾晓东介绍,现场摊贩有真有假,比如水产摊位“划鳝丝”的摊主是真的,因为要拍到他们专业的手法,需要台词表演的部分摊主则由演员充当。
这边厢买菜,那边厢拍摄,大家各不干扰,甚至有人差点迎面撞上,都没有发现走过来的是周野芒。当天剧组的70多个人“埋伏”在菜场的角角落落,隐于生活的烟火气里。
“把自己藏在生活里,好演员都能做到。表演就是要不露痕迹,如果在现场被观众注意到你在演戏,那到了大银幕上,大家更会觉得假。”顾晓东说,《菜肉馄饨》本来就是生活戏,要的是生活的质感、真实。现场还有许多群众演员扮演的客人混在菜场中,他们是老年大学的合唱、舞蹈爱好者,当天的群演有30人。记者苦恼于现场难辨真假,专业人士自有办法识别:“专注在买东西的都是客人,左顾右盼的就有可能是群众演员了。”
用肥肉使劲涂抹新围裙
艺术来源于生活,也高于生活。在菜场门口拍摄时,吴天戈特地要求工作人员把画面左下角罩着荧光布的电瓶车推走,清理掉周围的杂物,“并不是说画面里不能有杂物,而是一旦左下角乱了,观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分散”。演员在前景时,背景人群同样有考量,“看全景时,画面出现特别跳跃的色彩或者抢眼的物件,观众的视线就会被吸引。”
开拍前,吴天戈提醒周野芒,“现在自行车不用锁,不要再去花时间‘开锁’。”但也许出于惯性,周野芒还是忍不住做了这个动作。吴天戈笑着对顾晓东说,“这条要剪到NG花絮里。”
不锁自行车这样的小细节,是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到的。整部戏拍的是当下,希望贴近上海普通人的日常,向观众呈现这个城市的真实,“老汪的行动路线是我们测算好的,熟悉上海的人就会知道,他住在南昌路,一定会就近来这个菜场买东西。”
在《繁花》中饰演“巫医生”的邱必昌当天客串一位讲究的肉摊主人,“我们很开心能够多拍点上海的东西,把上海的人、上海的事、上海的物呈现在银幕上。”
正式开拍前,顾晓东拿过他的围裙,让现场道具师用肥肉在上面使劲涂抹,“围裙太新了,这样才更真实。”在肉铺的第一条拍完,导演叫“停”,走过去说戏,“老汪需要一条上好的肉招待客人,刚刚拿出的这条不够好。”
“电影是细节堆出来的,任何一点细节损失都会在银幕上放大。”吴天戈说。
关注“新老年人”生活
《菜肉馄饨》讲述一位退休的父亲,为了给儿子物色一名婚恋对象来到公园相亲角,却无意中卷入情感旋涡的故事。
“有人说我们是银发版《爱情神话》”,顾晓东说,原著小说打动自己的地方除了有个性的人物、丰沛的情感、浓郁的上海性,还有对新老年人退休生活和与子女关系的真实表达。“上海的老年人占上海总人口的37.4%,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,也是值得电影关注和表达的对象。”
直到开机前一天,剧本还在调整,目前已经是第十稿。“拿到初稿剧本我们就请演员做了两次朗读会,征询大家的意见,他们最大的意见是要把我们写得开心一点。”让顾晓东深有同感的是当下老年人的通透、活泼,“书写老年人的作品往往容易把他们塑造得很悲凉,其实很多老年人活得很快乐,这一代老年人遇到了改革开放,迎来了一个好时代。我们希望拍出这种真实的时代气息,打造一部充满上海味道和生活质感的喜剧。让年轻观众既能在里面看到自己,也能看到他们的父辈,和他们希望看到的和谐有趣的亲子关系。”
从2019年8月拿到小说开始,《菜肉馄饨》剧组一直在精益求精地和面、擀皮。剧组的“组服”上印着电影的英文名“shanghai wonton”,这也是馄饨的英文,“在海外,一听说哪里有好吃的馄饨,瞬间涌起的乡愁会非常强烈。”顾晓东觉得,上海人对菜肉馄饨有特殊情感,家家户户都会包,这种非常上海的食物也把一家人的情怀浓缩在里面。
影片几乎全程在市中心取景,老汪的生活圈在复兴公园周围,会触及很多城市地标和知名建筑。电影还将还原一场国际饭店中上世纪80年代的婚礼,影片中的道具会出现很多上海人深爱的老品牌、老字号。他们相信,当影片上映时,这些记忆点会像点中穴位一样,引爆观众的情绪。
《菜肉馄饨》集结沪上明星阵容,潘虹和周野芒是第一次在电影中合作,并演绎银幕情侣。影片集结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、上海滑稽剧团、上海沪剧院、上海评弹团等艺术机构的演员。导演吴天戈、美术指导吴嘉葵、服装造型董仲民等都来自上海电影制片厂,董仲民也是《繁花》的造型师。
影片全程使用上海方言,演员中茅善玉、徐祥等本身就是上海话的推广者。吴天戈很喜欢这种拍摄方式,“这些人物好像就在你身边,非常鲜活、接地气,台词中的那些幽默细节其实很难用普通话来替代。”他希望能拍出都市人的乡愁,把这个时代的上海记录下来,“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,把对家人、对亲情、对家的概念,包括对这个城市的爱都埋入《菜肉馄饨》里。相信它会是一个讲上海市民生活的好看的电影。”
顾晓东透露,《菜肉馄饨》拍摄周期在40天,预计明年10月可以上映;同时会制作普通话版本,向全国推广。许多上海本土品牌也希望积极参与其中,在上映后的宣传推广中互相借力,策划文商体旅展融合的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。
“上世纪80年代,中国人平均一年要看20部以上电影,这些新老年人其实是看电影特别多的一代人。我们希望能用他们喜欢的演员,用他们有共鸣的故事,吸引他们和他们的子女们一起来到电影院,为电影市场做增量。”顾晓东说。(记者 钟菡)